華聲在線5月27日訊(記者 李婷婷)去年此時,著名國學大師、90歲高齡的羅錦堂先生,身著西裝,手執(zhí)拐杖,精神抖擻步出黃花機場,開始其在湘祭祖講學之旅。作為湖南女婿,這也是他第一次踏上湖南土地。
一年后,《羅錦堂曲學研究叢書》出版。5月26日晚,“新湖南”青年讀書會走進長沙會無軒,舉辦《羅錦堂曲學研究叢書》新書首發(fā)式。史鵬、王躍文、蔡皋等嘉賓歡聚一堂,以讀書沙龍的形式,紀念羅老訪湘講學一周年。
主持人 龔旭東(湖南日報《湘江周刊》主編、湖南省作協(xié)副主席):
今天,我們不只是紀念羅老訪湘一周年,更是探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我們的影響。羅老不只是一個人,他還是一個文化符號,他身上有傳統(tǒng)文化的溫潤。
羅老在長沙講學,最讓我觸動的一句話是:“我長壽的秘訣,是光明地活著!绷_老來湖南傳的脈,不僅是學術(shù)的脈,更是中國的知識分子如何讓內(nèi)心更滋潤,更光明。
讀書會現(xiàn)場
史鵬(中華吟誦學會副會長、湖南吟誦學會會長、云霖學社社長):
非常感謝羅老,雖然我癡長一歲,但是我很感佩他。羅老說了兩次和我相見恨晚,我覺得這不是客套話。到這個年紀,能與言的人不多。我真心想陪他去富厚堂走一走,他是真正的學者。
王躍文(湖南省作協(xié)主席):
我有一個從沒有見過的四哥。這也是我母親一輩子最難過的事情。每提及此,我的夫人張戰(zhàn)就對我說,想想那些沒有機會變老的人,我們還有什么理由怕老呢?
我想起去年羅老在長沙講學,第一場說“人生的究竟”。羅老一生也是多災(zāi)多難,他沒有選擇,被生活裹挾著。史老先生也是,過去受盡磨難。但他們現(xiàn)在都活得很好,活得有尊嚴,他們內(nèi)心強大有追求,是我們?nèi)松膶?dǎo)師。一時的喧囂終究會被時間消音,一時的繁華終究會被歷史洗白,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地活著,光明地活著。
蔡皋(著名繪本畫家):
去年和今年連成一片。難得聽聞這樣的老先生講話,而且他的話句句入我的心。我從小就被告知,我們沒有選擇,但是我和羅老一樣,都是趨光的。獲取光明,這是最提神的。
他在岳麓書院的講座,我聽了很羞愧,為何這個年紀才聽聞這樣的課。但是我又覺得,文學和藝術(shù),生活和繪畫,老年和少年,都沒有界限,為何要設(shè)限呢?我六七十歲聽到這樣的課,是我的幸福。我希望用我下面的生活來與羅老的相遇做小小的呼應(yīng)。
柳理(鳳凰網(wǎng)國學頻道主編):
去年今天羅老在岳麓書院講座,現(xiàn)場氛圍空前熱烈,鳳凰網(wǎng)直播觀看人數(shù)超過八十萬。目前這個記錄還沒有被打破。我在想,我們?yōu)楹螘䦟α_老這樣親近?因為我們親近羅老,就是在親近我們的文化母體,我們的文化基因。這是我去年寫給羅老的詩:
短歌行・遙贈錦老
客從海上來,故園安在哉。
蓬門何處覓,山色一時開。
蝶夢翻新軸,遐齡踐古臺。
曲傳湘水畔,文識馬王堆。
策杖衡云道,停車岳麓槐。
煮茶吟翰墨,展卷激風雷。
耄耋還妻愿,嶙峋礪楚材。
揮杯由此去,萬里共徘徊。
史鵬現(xiàn)場吟誦自己去年寫給羅錦堂的詩
秦朝暉(老兵之家執(zhí)委,古法針灸踐行者)
我把過羅老的脈,非常平和,像六十多歲人的脈。相由心生,心和脈是相通的,和個人的修為有關(guān)的。我們要光明的活著,而能夠平靜的離開,也是光明。
郭永新(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文化出版中心主任):
我們出版錦堂先生的這套書,有一年的準備時間。之前我們和長沙沒有交流,但是一南一北都在做同樣的事情。為了學術(shù)的穩(wěn)妥,我們請教了幾位國內(nèi)研究曲學的權(quán)威教授,給的評選意見都讓我們堅定信心。之前羅老的著作都是在港臺出版的,這套書是國內(nèi)第一套簡體橫版書。九十六歲的霍松林先生為這套書寫了序,這之后不久就駕鶴西歸,這個序也是霍先生寫的最后一個序。
今年九月羅老要回隴西老家。第二集曲學的書在九月會出。羅老除了曲學之外,還有古典文學、佛學、繪畫的專著,還有羅老幾十年在國內(nèi)外的講學,包括去年在長沙的幾場講座,現(xiàn)在都在整理。計劃三年左右出版云霖文集。但是過程中也有很多問題,羅老不大注重功名,很多原有的著述已經(jīng)找不到了。我們要把繁體轉(zhuǎn)化為簡體,再來進行編輯校對。
張戰(zhàn)(詩人、湖南第一師范教授):
我最近在重看高倉健的電影,非常感慨。他說他演了兩百多部電影,最愛演的是明亮的電影。躍文常說,人要安身立命。安身不容易,立命更難。需要智慧,更要勇敢。我覺得我有很多怕,我一直在找,溫潤的光亮的生命,像羅老那樣的生命。
鄭鵬(老兵之家):
去年羅老訪湘,我全程跟拍。羅老和我父親一樣的和藹,而且時時在勸學。我自認讀了一些書,但是從來沒有聽過像羅老這樣的課,兩個小時把那樣的歷史說得那樣清楚。
“羅錦堂曲學研究叢書”系列,其中包括《中國散曲史》《元雜劇本事考》《明代劇作家考略》和《北曲小令譜・南曲小令譜》。
羅錦堂,字云霖,1927年出生于甘肅隴西,師從鄭因百、臺靜農(nóng)、毛子水、戴君仁、董作賓諸前輩,并與胡適、錢穆、于右任、傅斯年等民國知名學者交往甚密。
1970年代定居夏威夷,曾任夏威夷大學東亞語言系教授、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香港大學文學系教授、德國漢堡大學客座教授、新加坡教育部課程發(fā)展署佛學顧問。學術(shù)研究之余,曾任夏威夷佛教總會副會長、夏威夷華文作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
精研國學與佛學,主要研究方向是元曲。所著學術(shù)著作有:《現(xiàn)存元人雜劇本事錄》、《明清傳奇選注》、《明代劇作家考略》、《元人小令分類選注》、《北曲小令譜》、《南曲小令譜》、《中國散曲史》、《中國戲曲總目錄編》、《歷代圖書版本志要》、《羅錦堂詩詞選》、《錦堂論曲》、《行吟集》、《蝶夢雅集》、《永嘉大師證道歌講話》、《阿彌陀經(jīng)導(dǎo)讀》、《莊子與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