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中魚
•打卡時間: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 元封五年冬(公元前106年)
•打卡地點:九嶷山
1、要想全面了解司馬遷,真不容易。
隔著兩千多年的歲月,如同隔著兩千多級上山臺階。無論我們怎么仰望,看到的只是他的模糊背影。
公元前145年,司馬遷出生在陜西韓城附近的龍門山下的某個村莊。
他兒時的知識和記憶幾乎都是父親司馬談給的。父親告訴他:司馬這個姓,得益于祖先的官職。后來,他把父親的話寫進了《太史公自序》里:
昔在顓頊,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際,紹重黎之后,使復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后也。當周宣王時,失其守而為司馬氏。
其實,司馬遷出生的時候,司馬談還未做官,在家鄉(xiāng)以務農(nóng)為生。為考上太史令這個官職,司馬談努力學習,讓兒子司馬遷也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所以,司馬遷十歲的時候,就能誦讀《左傳》《春秋》《國語》等古代史籍,成了當?shù)氐纳裢?/p>
司馬談當上太史令的這一年,年僅十歲的司馬遷隨父親來到了長安。從此,他的生活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長安人才云集,給司馬遷提供了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司馬遷曾經(jīng)向當時有名的古文大師孔安國學習《古文尚書》,又向儒學大師董仲舒學習《春秋》。孔安國和董仲舒的思想、學說對司馬遷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勤奮刻苦的司馬遷,在良師的指導下,學識越來越廣博,如鶴立雞群,成為遠近聞名的才子。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神奇而神秘的大自然,蘊藏著無限玄機,往往會帶給有緣者許多啟迪。
漢武帝元朔三年暨公元前126年,年僅二十歲的司馬遷在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背著行囊,懷著繼承祖輩史官事業(yè)的志向,開始訪游名山名川,考察各地的風土人情,搜集各方面的歷史材料。
對于這段記憶,他在《太史公自序》是這樣說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xiāng)射鄒、嶧;戹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也就是在出游的第二年(元朔四年)暨公元前125年,他打卡永州。
2、盡管司馬遷的足印早就消失在歲月的塵埃之中,但根據(jù)他在《太史公自序》里的記載,我們還是能大致還原他當年的行蹤路線的。
他這次從京師長安出發(fā),往東南到達南陽郡,然后橫過中原大地,抵達江淮地區(qū)。他登上會稽山,站在探訪深幽的“禹穴”,然后來到九江郡,攀登廬山。又抵達九嶷山,尋跡湘西沅江,再到淮陰、淮泗口,以及孔子故里曲阜、鄒縣、彭城、睢陽等地,然后經(jīng)大梁、函谷關,回到了長安。
他一路走,一路打聽,一路記錄。那些散落在民間的歷史故事,如同沙灘上的一枚枚貝殼,被他小心翼翼地拾起、清洗,然后裝入自己的口袋,變成自己今后創(chuàng)作的財富。
在路上,他迎來了新年。雪融花開,春色依然。
司馬遷行走在路上,風景在路上,積累在路上。
還記得,他那次從洞庭君山到零陵蘋島沿途聽說了許多關于舜帝南巡和二妃尋夫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像一塊塊閃光的碎金,吸引著司馬遷好奇的目光,牽引著他堅定的足跡。
在零陵郡下轄的營道縣(今湖南寧遠縣)境內(nèi),有一座九嶷山,也是個充滿神話色彩的地方。司馬遷沿著瀟水溯流而上,從營道縣轉陸路,穿越無數(shù)山川,終于抵達了他向往已久的九嶷山。
哦,這一定就是傳說中的斑竹了,遠遠看去,像點點淚痕灑在竹竿上。難道這真是當年舜的兩個妃子娥皇、女英的血淚化成的嗎?
司馬遷登上九嶷山,在滿山的竹林中慢慢走著,用手撫摸著一根根斑竹,想起二妃尋夫的美麗神話傳說,他被深深地打動了。
于山巔環(huán)顧,發(fā)現(xiàn)九峰相似,密布如棋盤。而周邊的群山,猶如朝廷文武百官和天下萬民,都在朝九嶷山跪拜。這是多么神奇的自然景觀啊!
難道舜真的葬在這里?難道娥皇和女英真的到過這里?
司馬遷一邊走訪,一邊記錄,一邊到現(xiàn)場考證辨認。
這玉琯巖前的舜帝陵廟,就是人們祭祀虞舜的最好見證!
隨著象封有庳,叔均留駐九嶷,夔、龍日夜守護,丹朱葬于蒼梧山之陰等傳說故事的相繼涌現(xiàn),司馬遷心中的虞舜行蹤逐漸明晰,他仿佛看見了虞舜在此行走的背影,聞到了虞舜在此的輕微喘息。因此他在后來的《史記》里作出如下結論:“(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
3、青山逶迤,江河滾滾。兩年行旅,晃眼而過。
回到長安之后,司馬遷并沒有立即找到工作,接下來的六、七年,他都是在協(xié)助父親撰寫《太史公書》。期間,還跟漢代大儒董仲舒學習《春秋》等知識。
元狩五年暨公元前119年,二十八歲的司馬遷通過考試后,被朝廷授予郎中,正式走上仕途。郎中的主要職責是看守宮門。官位雖然卑微,但能經(jīng)常接近皇上,便令許多人刮目相看。
如是過了六年,到元鼎四年暨公元前113年,父親司馬談由太史令兼任大行禮官,負責朝廷重大禮儀活動。
也就在這一年,漢武帝開始巡游郡縣。作為皇帝身邊的郎中,司馬遷首次隨漢武帝出巡,父親司馬談作為太史令兼大行禮官,也在其中。父子同時跟在皇帝身邊,那份榮耀,讓司馬遷心里感覺美滋滋的。
公元前112年,漢武帝再次到雍去行祭祀,司馬遷再次隨行。
漢武帝是一個很善于觀察的人,對于身邊的官員和奴仆,他大大小小都會有一些印象。司馬遷多次跟隨出游,他留給漢武帝的印象是:頭腦靈活、思維敏捷、學識豐富、修養(yǎng)良好、問答巧妙,因此得到了漢武帝的賞識。
元鼎六年暨公元前111年正月,由于邊境形勢需要,漢武帝將司馬遷由郎中提升為郎中將,并派他出使巴蜀以南,代表西漢政府去視察和安撫西南各少數(shù)民族。
司馬遷到了巴蜀以南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不辱使命,如期完成任務。
等他趕回去像漢武帝匯報時,已經(jīng)是第二年的春天。他本想去長安匯報的,得知漢武帝正在去泰山的路上,于是往東追來。
他追到洛陽,卻得知父親因突發(fā)疾病留在了那里,這讓司馬遷大吃一驚,決定先去看望父親,再去泰山向漢武帝匯報西南之行的工作。
父子相見,淚水漣漣。司馬談估計自己在世不多,便叮囑兒子:“我死后,你必定為太史;做太史后不要忘記我想要撰寫的著述啊(余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
看見兒子點頭答應,司馬談似乎了卻了一樁心愿,他微笑了一下,便撒手人寰。
把父親埋葬之后,司馬遷的心情漸漸趨于平靜,想起自己的使命,不敢多耽擱,于是匆匆趕往泰山,去見漢武帝。
4、元封三年暨公元前108年,司馬遷子承父業(yè),出任太史令。從此,司馬遷履行自己對父親的承諾,開始論著歷史這一偉大的工程。
漢代京都有一個機關叫石室金匱,也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國家圖書館,那里藏有許多古籍文獻,司馬遷久旱逢甘霖,長時間鉆入其中,如癡如醉地品讀,幾乎忘了一切身外之事。
從繁雜的竹簡中尋找自己需要的東西,很不容易。由于竹簡部分損壞或串竹簡的牛皮繩斷了,需要花很多時間去重新歸類、整理、登記。但是,司馬遷樂此不疲,在過程中忘了晝夜,忘了周邊,忘了同僚,忘了自己。
那些年,他以石室金匱為家,終日與竹簡為友,以竹簡為枕、為案,以至于腦海里滿是竹簡,滿是竹簡上的列列文字。
萬籟俱靜時,司馬遷仍在伏案閱讀;東方欲曉時,司馬遷仍在伏案疾書。
多少個日日夜夜啊,連星月都熟悉了他愈加瘦削的背影;多少個日日夜夜啊,連江河都熟悉了他那雙眼睛漸漸近視的雙眼;多少個日日夜夜啊,連蟲鳥都驚訝他那深夜干咳的聲音……
可這并不是他工作的全部,他還得陪同漢武帝出去巡游、祭祀。作為太史令,這才是他的本職工作。
從元封四年(公元前107年)到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漢武帝像現(xiàn)今旅游公司的業(yè)務經(jīng)理,頻頻外出巡游祭祀達到十次之多。
期間的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司馬遷扈從南巡。途中,漢武帝忽然想起封禪泰山之后,不應忘了九嶷山,于是派司馬遷就近南下, 過長江,入洞庭,到九嶷山祭舜。
水,還是那條水;山,還是那座山。司馬遷再次來到九嶷山,已經(jīng)時隔近二十年。
昔日的年輕小伙子,如今已經(jīng)人到中年。昔日的單身漢,如今已是一個女兒的父親(司馬遷的女兒,嫁給了官至丞相的陜西華陰人楊敞)。
故地重游,司馬遷感慨良多。想起虞舜的美德和愛情,想起大漢的江山社稷,想起雄才大略的漢武帝,想起自己業(yè)已故去的父親,以及自己小小的家庭,他心里波瀾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回到京城長安,漢武帝又交給了他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牽頭修改歷法。
就在制定新歷的同時,時年四十二歲的司馬遷,加速了自己的《史記》著述。
因為他一直沒有忘記父親司馬談臨死前的話。修史寫記,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這在當時屬于超職權的工作,甚至可以說是違法的行為。
但是,歷史的使命鞭策著他,父親的遺命督促著他,宏偉的理想激勵著他,大漢的現(xiàn)狀召喚著他。
司馬遷別無選擇,只好日夜奮筆疾書,揮毫灑墨,以滿腔熱情和嚴謹態(tài)度,著述《史記》。
直到有一天,大禍降臨,司馬遷不得不中止寫作,由此陷入痛苦的深淵。
5、對于司馬遷來說,這是飛來橫禍,也是致命的災難。
事情的經(jīng)過是這樣的: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夏天,漢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貳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李廣利押運輜重。
李陵只帶了五千步兵出發(fā),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雙方兵力相距懸殊。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李陵依然率部奮勇作戰(zhàn),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勇敢。經(jīng)過八晝夜的戰(zhàn)斗,他們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因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后援,結果彈盡糧絕,不幸被俘,然后投降。
消息傳到長安,漢武帝十分惱怒,在朝會上大發(fā)脾氣:這個李陵真是沒有骨氣,戰(zhàn)死了我們還當他是英雄,現(xiàn)在投降簡直連狗熊都不如!
漢武帝一邊發(fā)脾氣,一邊征求百官的意見。大臣們對此事心知肚明,無奈貳師將軍李廣利是皇帝寵妃的哥哥,哪個敢得罪?因此,唯唯諾諾,不敢出聲。
漢武帝就把目光投向太史令司馬遷,詢問他的看法。
司馬遷平時雖然跟李陵的交往不多,兩人志趣也不相投,但憑著平日的印象,他就坦陳:李陵是一個“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的奇士,領著五千壯士與數(shù)倍于自己的敵軍苦戰(zhàn)多日,周旋上千里地,將士死傷累累卻毫無懼色,這樣的氣節(jié)應該值得表揚!
司馬遷的意思是,這分明是貳師將軍李廣利失職,怎么能怪李陵呢?
漢武帝一聽,心中大怒:你司馬遷算是哪根蔥?一個小小的太史令,居然跟我唱對臺戲?不給點顏色給你瞧瞧,你就不知道大漢皇帝的威信在哪里!
于是一招手,便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突遭此難,司馬遷無處申冤,而且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條路:要么死罪,要么宮刑。
司馬遷為了那些尚未完成的著作,萬般無奈,只好選擇后者。
天漢三年(公元前98年)的某日,司馬遷心如冷灰,面無表情地走進蠶室,接受了殘酷的宮刑!
沒有了男人的特征,但依然還有男人的血性。他要把這人世間的真實面目,揭露給后人,他要把事情的善惡是非,留給后人去評判、去鑒別。
6、太始元年暨公元前96年,全國大赦,被囚禁了三年的司馬遷終于得以重見天日,獲得人身自由。
漢武帝詔令司馬遷到朝,看見昔日才華橫溢的太史令,或許是一股悔意和憐憫油然而生,或許是舊恨未銷再次去侮辱,漢武帝委以他中書令之任。
中書令與尚書令的機構是類似的,主要是作為皇帝與尚書之間的傳聲筒。要知道,中書令從來都是由宦官擔任的,這對司馬遷來說,難道不是再一次的侮辱和嘲諷嗎?
司馬遷心里反復念叨著一個字:忍!忍!!忍!!!
他把心中的委屈,以書信的方式告訴了好友任安。
其實,任安也是一個糊里糊涂的人,至少可以說在宮廷斗爭的關鍵時刻態(tài)度不鮮明、立場不堅定,因而惹禍上身,最后葬送了卿卿性命。
司馬遷出獄不久,就收到了任安的一封信,意思是從此把他當成一般的宦官,叫他待人接物要謹慎,要不負朝廷的重托,擔負起向朝廷推賢進士的責任等等。
司馬遷并沒有馬上回信,而是等任安因為犯罪入獄、快要被斬首時,才寫信告訴他。這就是著名的《報任安書》。
在信中,司馬遷滿懷激憤地表達了自己的不幸遭遇,聲淚俱下地控訴漢武帝的是非不明、殘暴無情(……未能盡明,明主不曉,以為仆沮貳師,而為李陵游說,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終不能自列。因為誣上,卒從吏議……李陵既生降,隤其家聲,而仆又佴之蠶室,重為天下觀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表達了自己的“三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并將自己目前的境況坦然相告,還講述了自己為這部著作的忍耐與付出: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這封信同時也傳達出一個信息:他(司馬遷)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巨著,已經(jīng)基本完稿!
他說的這部著作就是《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因司馬遷做過太史令而得名。東漢時始有《史記》這一說法,后沿用此名。
《史記》是司馬遷違法私自撰寫的,也是漢代文學作品的絕妙佳作。它為中國的歷史豎起了一座里程碑,它光芒萬丈,照亮了前代的歷史,也照亮了后代人獻身史學的道路。
于永州而言,司馬遷是一個值得銘記和感恩的人,正是因為他在《史記·五帝本紀》的一句話:“(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睘槲覀冞@塊土地上的古老地名——零陵,作出了權威的詮釋;也為舜帝的最后歸宿,作出了一個千古定論。
司馬遷創(chuàng)作《史記》(資料圖片)
司馬遷的《史記》(資料圖片)